文 学赵青新《她他》(英)简·莫里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

在“简·莫里斯”之前,她是他——詹姆斯·莫里斯。欧洲文学界公认的“20世纪最优秀的旅行作家”。以旅行作家而言,“他”的身份更加有利,莫里斯承认,“她”带来了一些不便,比如身体运动机能的部分退化。1972年,詹姆斯·莫里斯终于做了变性手术,以简·莫里斯的面貌,以“她”的身份,出现在世人面前,并于1974年发表了这部自传。

这是一个恰当的时机。当时莫里斯46岁,拥有美满的家庭,妻子从认识之初就了解他的秘密,五个孩子已长大懂事,他的家人都支持他,这是长时间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。因此《她他》的文风如此坦率,仿佛破茧后的蝶在阳光下翩然起舞,往昔悄然翻篇,新的人生已然开始。

莫里斯并不愿自我剖析,促使她写自传的动机,或许她只想为这个沉默的群体表达些许心声。

深入这个群体的内心世界,促使我去进一步了解性别之谜。相关研究近年来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。《波士顿环球报》在2011年报道了一对同卵男性双胞胎,他们拥有一样的遗传基因和家庭环境,但在行为举止上却大相径庭,三岁的时候,托马斯喜欢玩具枪,帕特里克却喜欢芭比娃娃和穿妈妈的鞋子,后者随着长大越来越表现出女性的心理和行为。神经科学家维兰努亚·拉玛钱德朗几年前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做了一项实验。他发现,病人大脑中的身体图谱和其身体的肢体结构有差异,男孩(女孩)的身体里长了女孩(男孩)的灵魂,为什么?科学家还没有找到答案。

听听莫里斯怎么说吧。“性别或许是灵魂,是才能,是性质,是环境,是人的感觉,是光和影,是内心的音乐,是迈步一跳或者交换眼色,是更加真实的生命和爱而不是什么性器官。”

男性和女性自有一套生理机制,男刚女柔的两极特性似乎是自然造化的命定安排,但我们对性别的认识离不开赖以生存的文化。什么才是“男性化”或“女性化”的标准?西方性别学说有androgyny这个词语,由希腊文词根男(andro)和女(gyn)组合而成,用来表示在两性对立之外寻求新的理想价值。而社会到了今天,“花美男”和“女汉子”是新名词,不是新现象。男与女、刚与柔、阳与阴、强与弱,边界开始模糊,更人性化的价值尺度重新确立。